梵蒂冈 - 塔格莱枢机在告诫宗座传教善会主任“向宗徒们学习,他们因与复活基督相遇而成为传教士”

星期五, 23 五月 2025 宗座传教善会   塔格莱枢机   使命/传教   福音   传教宣传  

VaticanMedia

罗马(信仰通讯社)—教会的传教工作源于那些与复活耶稣相遇“并受祂差遣”的人的惊奇。即使在今天,参与传教工作的人们和实体也只有通过“改变生命”的与复活基督的亲身相遇才能坚持不懈,重振旗鼓。这是福音传播部初传和新地方教会部代理部长路易斯·安东尼奥·塔格莱枢机主教在宗座传教善会年度全体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的,也是重申的。枢机向聚集在罗马的世界各国宗座传教善会主任们强调了耶稣首批门徒在教会初创时期的经历,这也永远是每一项真正传教工作和举措的基准。
谁“激发”宣传员们
五月二十一日下午,塔格莱枢机在开幕式讲话中首先向各国宗座传教善会主任们明确了他们肩负的任务和责任。
指出,“根据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训导,宗座传教善会各国主任可被视为教会传教身份的标志、象征和工具。因此,你们是传教教会;是传教教会的面孔、声音、双手、双脚和心脏”。
自成立以来,“宗座传教善会一直体现了信众对基督的忠诚。并将这种忠诚转化为传教的共同责任,转化为传教的使徒精神。但传教的动力从来都不是自己产生的,也不是机械地运用某种传教方法的结果”。为了激发他人的传教意识,“我们自己必须首先焕发出传教意识,就像首批门徒那样。我们常常忘记,只有与复活基督的相遇才使他们成为传教士。圣神的恩宠决定了他们的传教热情、勇气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宣扬天主在耶稣基督内所完成的善事”。
塔格莱枢机继续表示,“传教活动首先不是一项任务、一项工作,而是与复活的上主在精神上的相遇。这种相遇改变了人的生命,促使人去寻找与之分享福音的人”。为此,即使要为宗座传教善会各国主任的形象下定义,也可以从教会礼仪在复活期——主复活的时刻——读经中得到宝贵的、启迪性的提示。
传教合作的使徒渊源
谈到传教工作起源,揭示了传教工作应有的性质和基因内涵:福音宣讲的普世目的地、对穷人的关怀、对合作的殷切期望以及分享物资、恩典、神恩和事工。塔格莱枢机主教通过动人的事例提请人们关注这一宝藏。
他提醒参加大会的各国主任们,“面对一些人要求对成为基督徒的非犹太人也实行割礼而产生的分歧,保禄和巴尔纳巴前往耶路撒冷,与其他宗徒一起召开了一次大会。这是第一次公会,即耶路撒冷大公会议。他们在那里举行了一次灵性的对话。宗徒和长老都参与其中,聆听圣神的话语、感知圣神的意向。这样,一个组织就形成了,在范围上是普世的,但在灵性上却是深刻的”。
塔格莱枢机指出,“从新生教会迈出的最初几步来看,祈祷、聆听天主圣言、明辨和相互尊重是任何有组织的普世传教合作形式的显著特征。这是组织的灵魂”。
谈到初期教会与宗座传教善会使命之间的密切联系,福音传播部代理部长表示,外邦人的宗徒发起了从马其顿和亚细亚的新外邦人教会募集资金的活动,以支持耶路撒冷贫穷的教会。外邦人的使徒称赞马其顿教会尽管贫穷,但仍分享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东西,证明了新老教会之间的‘爱的循环’,这也是宗座传教善会的动力”。圣保禄宗徒在《致格林多人后书》中写道,“少种的,也必少收;多收的,也必多种……。因为上主喜爱乐于施舍的人”。
共同祈祷、分享圣体和物质财富伴随着早期基督徒团体的生活。团体出售自己的物品,并将所得放在宗徒面前,由宗徒根据每个人的需要进行分配。就这一点,塔格莱枢机援引《宗徒大事录》的叙述指出,在基督教会中“复活和圣神降临后不久”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但伴随着第一次使徒工作并成为其特点的基本特征是祈祷、相互尊重、倾听和分享。即使在今天,所有这些特征也是任何真正的传教合作的特征和可识别性。
最后,塔格莱枢机重申“宗座传教善会也借鉴了复活的经验。宗座传教善会各国负责人的工作也可以看作是第一批使徒工作的延伸。我们也可以通过向那些与复活的主相遇并被祂以圣神的大能差遣的人学习,为传教工作和我们的组织注入活力”。
(GV)(Agenzia Fides 23/05/202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