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fania Falasca
在此,我们刊登斯蒂凡妮·法拉斯卡(Stefania Falasca)新作《教宗方济各.大政方针》(“Papa Francesco. La Via maestra”,圣保禄书局,2025 年)。书中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教宗方济各的传教活动,追述了先教宗在任期间训导的基本路线(2013-2025)
罗马(信仰通讯社)—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所要求的新传教精神是以一种基本的方式进行的:首先是相遇,然后是言语,因为福音的宣讲是天主慈悲的鲜活见证。
为此,这无疑是教宗方济各在其训导中首选遵循的大公会议之路。这条道路不仅是教宗训导的中心,也是当今信仰传承的核心。从第一部宗座劝谕《福音的喜乐》,到教宗围绕重新发现“福传热忱”而发表的周三例行公开接见要理再到“宗徒热忱”的源泉,这是一条不断重新开始的道路,指出什么是至关重要的、推动并构成了教会的特性。这就是道路:传教,“基督徒生活的氧气”。
宣讲福音“不是一个可有可无或无关紧要的方面”,而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因为教会生来就是宗徒性的、是传教的”。因此,教宗方济各重申,传教“是基督徒生活的氧气。没有它,基督徒的生活就会生病、枯萎,变得丑陋、丑陋”。教会生来就是传教的,蒙召成为基督救赎宣言的见证人,方济各始终坚持这一点:
“我们的宣讲从今天开始,从我们生活的地方开始。首先,我们要做的不是试图说服他人,而是每天见证爱的美好。是爱注视着我们、将我们托起。让人信服的是这种美,传达这种美,而不是我们,而是上主本身。我们是宣扬上主的人,我们不宣扬自己,也不宣扬政党和意识形态”。
这句话包含了一切。阐明了什么是传教、传教的源头是什么、传教的动力是什么、传教如何延续至今。
为此,多年来,教宗方济各的宗座训导中着重关注了使徒工作的教会性这一重要层面,首先从圣经中汲取养份,并在各种场合阐明传教不仅是专门从业人员、选定的教会人士,因为它的运动来自救恩奥迹的核心,它的道路事关教会在世界历史事件中的信仰。
在教宗方济各有关传教的训导中反复强调了以下三个关键点。
第一:“没有祂,我们什么也不能做”。这是方济各在有关传教文献中指出的在当今世界宣讲福音使命的意义。二O二三年五月十一日,教宗在接见意大利传教修会团体理事会成员时也在此重申了这一点:
“传教首先是恩宠的奥迹。传教不是我们的事业,而是天主的工程;我们不是孤军奋战,而是被在圣神的推动下、顺从圣神的行动”。
由此,方济各再次向整个教会指出了每一项使徒工作的活泉是什么,及其动力。对于宗徒继承人来说,宗徒们的经验实际上是一个永远适用的范例:
“想想《宗徒大事录》中发生的那些自然而然事,没有任何强求……。成为福音的宣讲者不需要任何战略战术。圣洗圣事足以。传教,走出去的教会,不是一个靠意志努力实现的计划。是基督让教会走出自我。传教是祂的工程”。
(……)
正如他向宗座传教善会各国主任委员发表的有关传教的重要讲话中所阐述的,“救恩是与耶稣的相遇”:
“救恩是与耶稣的相遇,耶稣爱我们、宽恕我们,派遣圣神来安慰和保护我们。救赎不是我们传教活动的结果,也不是我们谈论圣言道成肉身的结果。只有与召叫我们的祂相遇,每个人才能获得救赎。这就是为什么拣选的奥迹开始于,也只能开始于一阵阵的喜乐和感恩”。
第二:“没有见证就无法传福音”。福音的宣讲“不仅仅是传播教义和道德”。宣讲福音“首先是个人与耶稣基督相遇的见证”。为此,宣讲福音“首先是见证个人与耶稣基督的相遇”。因此,基督的见证是“福传的首要方式”,是“福传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讲解教理时,教宗再次大量引用了保禄六世的宗座劝谕《在新世界中传福音》。方济各教宗盛赞保禄六世的著作是“当代世界福传的总宪章(……)始终具有现实意义,就像昨天才刚刚完成的一样”。
教宗的要理提示和突显了保禄六世《在新世界中传福音》的话在当前更加显示出其先知性。其中,承认“当代人更愿意听见证人的话,而不是导师的话”。还有“如果他听导师的话,那是因为他们是见证人”。罗马主教继续指出,“见证也包括‘宣信的信仰’,首先体现在基督自己给祂的见证者们所带来的变化中,体现在那些正是在这种变化中为祂作见证的人身上。是信仰改变了我们、改变了我们的关系、改变了决定我们选择的标准和价值观”。为此,罗马主教指出“见证并不表现为见证人的‘表演’,而是反映了‘圣德的历程’,这历程源于圣洗圣事的源泉,也是‘天主的恩典’,需要被接纳,并为我们和他人结出果实”。
第三,这是他在这一框架中经常坚持的关键点:“教会的使命不是强制改教”。传教“不是商业或企业项目,也不是人道主义组织”。教宗方济各表示,“耶稣门徒的团体生来就是传教的,而不是强迫他人改教的”。因为“做传教的、宗徒的、福传与强迫他人改教是不同的。圣神才是作者,而非人类征服的努力”。
为此,在有关福传的周期要理中,他再次引用了本笃十六世教宗二OO七年五月十三日在阿帕莱奇达主持第五届拉丁美洲主教团联席会议全体大会开幕式弥撒圣祭中的讲道:
“教会不强迫他人改教。相反,教会是靠吸引力发展的。一个人追随基督,更不用说成为祂的福音宣讲者,不是靠纸上谈兵做出的决定、不是靠自己的活动,而是靠爱的吸引。在每一个真正的使徒工作中、在每一个真正的传教行动中,都能发现吸引的力量”。
因此,这不是为了使教会的形象更“吸引人”,或通过营销策略获得共识而做出的努力和整容手术的效果。教宗方济各所说的吸引力是活人的特权。今天,复活的基督本身就能对祂的使徒、祂的传教士,甚至那些不寻找祂的人的心灵产生影响。正因如此,方济各在整个讲道过程中都非常清楚地指出了强迫他人改教的欺骗性,这种欺骗性将真正的传教士与那些只想招揽信徒却不想接受基督的人区分开来。
在罗马主教方济各看来,“只要有人想让教会在没有基督的吸引和圣神工程的情况下发展壮大,把一切都寄托在各种形式的话语上,就会是强迫他人改教”。因此,首先,改教主义将基督本身和圣神排除在传教之外,即使它号称以基督的名义说话和行事。“改教主义总是暴力的,因为它不能容忍信仰通过恩宠在人与人之间自由和无偿地传播”。因此,教宗方济各提醒我们,改教不仅是过去的事,今天在堂区、团体、运动和宗教团体中也可能存在强迫他人改教的现象。而吸引则是另一回事、吸引与强迫他人改教截然不同,“它是引导我们归向耶稣的见证”。总之,教宗方济各所指出的永远成功的正是这种永恒的传教动力,即 永远在圣神领导下:让祂推动你们去宣讲基督。用见证、用每一天的殉道。如有必要,也可以用言语”。
(Agenzia Fides 04/05/2025)
*专栏作家,意大利主教团《未来报》社论撰稿人,梵蒂冈若望·保禄一世基金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