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台湾 - 台湾地区主教团发表二O一二年牧函《深入信德奥迹、活出感恩圣事》

星期二, 3 一月 2012

台北(信仰通讯社)—据台湾地区主教团网站报道,台湾地区主教团于二O一二年一月一日天主之母瞻礼发表二O一二年牧函《深入信德奥迹、活出感恩圣事》。全文如下:
亲爱的主内兄弟姊妹们:
今年6月10至17日,第五十届「宗座国际圣体大会」将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而为回应普世教会的邀请,台湾教会也已经在去年的基督普世君王节前夕,于辅仁大学中美堂隆重举行了「全国圣体大会」,为即将到来的国际圣体大会作热身的准备,同时也借着地方教会圣体大会的举行,而表达我们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共融合一,以及共沾圣体圣事的无尽恩宠。
再者,教宗本笃十六世于去年10月17日发表了《信德之门》(Porta Fidei)牧函,宣布2012年至2013年为「信德年」。 「信德年」将于今年的10月12日开幕,这一天是梵二大公会议开幕五十周年纪念日,亦为《天主教教理》出版二十周年纪念日。教宗选定这一充满意义的日子来作为「信德年」的起始,乃是盼望教会能重振梵二的革新精神,并期待全体信友都能重温并深化我们对信仰的理解与体会、实践与福传。而「信德年」的闭幕日则是在2013年的基督普世君王节。从牧函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体会了教宗期盼之殷切溢于言表。
在教宗的牧函中,开宗明义地为我们指出:「信德之门总是为我们开启,引导我们进入那与天主共融的生命中,并且提供我们进入祂的教会的入口。」而在牧函的临近结尾处,牧函更是呼吁我们:「信德年也是一个加强爱德见证的绝佳机会,因为圣保禄提醒我们的:『现今存在的,有信、望、爱这三样,但其中最大的是爱。』(格前十三13)」对此,牧函更进一步引用雅各伯书二14-18来加以说明:「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德,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总而言之,对天主的信德应实践在对人的爱德与共融上。
牧函对信德的诠释,正是呼应了那被称为「信德的奥迹」的感恩(圣体)圣事的核心意义与精神。特别是当我们从「礼仪是教会行动所趋向的顶峰,同时也是教会一切力量的泉源」(《礼仪宪章》10)此一观点来看我们地方教会的圣体大会,所沿用的今年国际圣体大会主题:「感恩(圣体)圣事:与基督及他人的共融」,其所呈显出来的核心意涵,不正是在爱德的实践中达致信德庆祝的高峰,并在信德的庆祝中流溢出爱德实践的泉源吗!是的,感恩圣事的意义是如此丰富,但一切的丰富都来自「我们相信天主的爱」,就如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的第一道通谕中所说的:「以这句话,基督徒可以表达他生命中的基本抉择。成为基督徒,不是由于一项伦理选择,或者一项崇高的理念,而是遇到一个事件、遇到另一位,一个能赋予生命崭新的视野及决断性方向的事件。」(1)而教会作为基督的圣事,就是要在生活中去实践我们在信德中所相信的天主之爱(19-39)。这正是我们的信德宣示,同时也是感恩圣事所庆祝的因由。
因此,在礼仪中庆祝以及在生活中活出「信德的奥迹」,这正是今年整个普
世教会所将热烈强调的主题,而这主题在我们今天这个世代又是何等的重要与切
题,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缺乏信德的世界与社会里:首先,我国社会本来就不是以基督信仰为文化底蕴,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消费文化、个人主义、灵性冷漠主义等因素,再加上国内特有的泛政治化、民粹主义等,在在都使得整个社会的信仰危机雪上加霜,因此亟需福音的传播。再者,许多信友对自己信仰的认识也不够清楚,因此面对时代的挑战和罪的诱惑时,常常采取妥协或随波逐流的态度;在面对多元宗教现象、基督宗教的分裂时,其立场更是模糊不清,或根本就是缺乏立场的。另外,科学领域也有许多让人忧心的发展,脑神经科学的研究让唯物论以新的形式在知识领域蔚为主流;英国顶尖物理学家霍金主张宇宙
不必由天主创造、生命也可能无中生有,更让科学与信仰陷入新一波的紧张关系,以致信友变得更加无所适从。
这些现实的景况一方面影响了我们的信仰,同时也影响了我们「信德的奥迹」— 感恩圣事的庆祝。然而透过国际圣体大会的主题,除了提供给我们暮鼓晨钟般的感恩圣事神学反省之外,也启发了我们地方教会今年的牧灵指导原则,为能深入信德奥迹,并活出感恩圣事的生命。我们精简地提出五项今年努力的目标:
1. 鼓励司铎热心准备及举行感恩祭
按照「弥撒经书总论」,「司铎在教会中享有来自圣秩的职权,以基督的名义奉献圣祭。他的职务是主持此时此地信友的聚会,领导祈祷,宣布救恩喜讯;他联合会众,经由基督,在圣神内,向天主圣父奉献圣祭;他将永生之粮分给弟兄姊妹,并与他们一起共享。所以,当他举行感恩圣祭时,要庄重地、谦恭地为主和会众服务,借自己的举止和宣读礼仪经文的态度,使信友们感受到基督活生生的临在。 」(93)
因此,主祭是一项高度艺术,首先他应具备感恩圣事的灵修生活,其次他应知道如何把任务委派给其他人执行,也要知道何时领导及如何领导,同时又要让他的领导反映出与天主交往的奥秘及敬畏之情。司铎就是要学习如何善作领导,好能更妥善地为天主子民的聚会服务,帮助信友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感恩祭。然而,「除非牧灵者本身先受到礼仪精神与活力的薰陶,并变成礼仪导师,否则无法达成此目的。 」(《礼仪宪章》14)因此,鼓励主教及司铎们在这一年努力地研习「弥撒经书总论」;透过「总论」的研习,将帮助司铎们能够更热心及更恰当地举行弥撒,并帮助信友团体更虔诚地庆祝「信德的奥迹」。
2.鼓励信友积极主动地参与感恩祭及朝拜圣体
信友积极主动地参与礼仪正是梵二礼仪革新的鹄的之一。 (参考:《礼仪宪章》4)为达致此一目标,梵二以来,信友们积极接受礼仪的培育与训练乃蔚为教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我们欣喜地看见,这些以教区或铎区或堂区的规模所组织的礼仪培训课程,确实帮助信友们更懂得感恩祭的意义与精神。然而我们也发现到,因为世俗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被一种倾向消灭罪恶感的文化所包围」(《爱的圣事》通谕20),信友们常常忽略了主动参与的个人条件,这些条件应该再度地被予以重视与实践:(参考:《爱的圣事》通谕55)
a. 信友必须在生活中具有不断悔改的精神。如果一个人不反省自己的生活,只是表面参礼,他就不能主动地参与感恩圣祭的礼仪。这种内心的准备是可以培养的。 」
b. 在礼仪开始前收敛心神、静默、禁食,在有需要时先办妥和好圣事(告解),因为与天主的真心和好能使真正参与成为可能。
c. 信友需要被提醒:没有积极地、完整地投入教会生活,包括履行把基督的爱带入社会生活的使命,就没有所谓的主动参与神圣奥迹这回事。
3. 鼓励信友们认识及学习颂读日课
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些堂区在弥撒前,以「时辰颂祷礼」(日课)来准备信友们进入感恩圣祭;或是某些信友自己已经养成颂念日课的习惯。事实上,「时辰颂祷礼将感恩奥迹所显示的赞颂、感谢、救恩奥迹的纪念、祈求及天国光荣的预尝,都展延到全日每一个时辰。感恩礼的举行,借时辰颂祷而能更圣善地完成,因为感恩礼仪有效举行的必要素质,如信德、望德、爱德、虔诚和牺牲的精神,都在时辰祈祷中是当地获得激励和培养。」(《日课礼仪总论》15)因此,可以鼓励信友颂读日课,并以之来作为信友进入感恩祭庆典的绝佳准备。任何想要学习如何以「时辰颂祷礼」作祈祷的信友们,都可以去阅读《日课礼仪总论》,这总论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清楚的方法、牧灵、灵修和神学指导。
4. 鼓励信友们温故知新天主教教理
为答覆这个信德薄弱的世界的挑战,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信仰的认识与学习,进而更积极主动并有意识地参与感恩祭,好能够「在心内尊崇基督为主;若有人询问你们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你们要时常准备答覆。」(伯前三15)。因此,鼓励堂区可以以主教团新近翻译及出版的《天主教教理简编》作为读本,为信友成立教理研读班。因为这部书正如教宗本笃十六世所言,是为了生活在这令人散漫和讯息繁杂的世界中,切愿认识耶稣基督的人而编撰的。 (参考:为批准《天主教教理简编》自动手谕)
5. 鼓励堂区订定以及推动福传计画
感恩祭最后的遣散礼意味着「派遣」与「使命」,而这正是教会的传教本质。就如同两位门徒在「擘饼」中经验了复活的主耶稣之后,他们遂即动身,返回耶路撒冷,帮助弟兄姊妹们去发现复活主基督在他们生命中的临在,并把这爱与共融的福音传给人。
因此,在感恩圣事中认出耶稣、并与基督共融合一的堂区团体,其年度的牧灵工作中应包括福传的向度,事实上,堂区应该主动接触居住在这同一地区内的所有人,就如在《救主使命》通谕中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说的:「尤其在那些基督徒只占一小部份比例的地区里,司铎们必须满怀格外的传教热情及奉献精神。天主委托给他们的任务不仅是牧养照料基督徒团体,而且最重要的是向那些还不属于基督羊栈的同乡居民们传播福音。」(67)是的,堂区应该成为福传的中心,其所有的活动都应该是以福传为中心,而这正是教会的中心使命。

结语
「信德的奥迹」远超过我们人的理智所能了解,我们只能以信德完全顺服于天主圣言。而圣母正是那位「圣母王后祷文」中所形容的「因信德而常服从的婢女」;她同时也是一位一生都具「感恩精神的」女性,在感恩(圣体)圣事中,教会完全与基督以及祂的祭献结合,使自己具有圣母玛利亚的精神。 (参考:《活于感恩祭的教会》53、58)因此,我们把我们台湾地方教会「深入信德奥迹、活出感恩圣事」的意向托付于圣母的转祷之中,好让我们每一位信友的生命都能肖似圣母玛利亚的生命,而成为一首向天主不断感恩的「谢主曲」。
敬祝
新年阖家平安喜乐!
主恩满溢,见证主爱!
台湾地区主教团全体主教 谨启
主历二○一二年元月一日天主之母节
(NZ)(Agenzia Fides 2012/01/0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