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港 - 教区关注民生与贫穷课题强调信仰协助建构社会价值

星期五, 13 一月 2012

香港(信仰通讯社)—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一月三日至五日在教区圣神修院举行的圣职人员学习营上,多位神长和执事重申教会对建设社会的承担,称基督徒信仰能帮助社会建构核心价值,以回应目前的分化和贫穷等问题。教区邀请专家与神职人员一起探讨香港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服务的现况;帮助教区神长和终身执事反思教会所面对的挑战。参加者计划整理学习营的信息,表达教会对本地社会的期望。
刚刚被教宗擢升为枢机的香港教区主教汤汉重申了教会关心贫苦的牧民优次。指出“表达基督徒关心社会的信仰不只是教会领袖的责任,教会成员也须参与”。他强调教会应透过堂区、教育和社会服务三方面关怀社会。对于在社会推动正面价值。期望信徒身体力行关怀老弱,不单从公教价值出发,也从香港人自身的中国文化加以推广。
夏其龙神父表示,“教会团体须协助建构公民社会和共同价值。教会可提供平台帮助公民社会扎根发展”。他说,堂区本身便是个“跨界别”的团体,可建立平台以凝聚不同界别的信徒,让他们彼此分享,并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信仰价值。“缺乏共同价值会令社会解体”。夏神父指经济和社会上的排斥令其他价值没有生存机会,社会应让不同价值繁衍,其中教会可推动对人类生命和环境尊重的价值,以及共融的精神。
蔡惠民神父强调了教会群体须推动平信徒参与社会。他说,“教区在培育方面已有分工,惟可考虑作更长远的规划,才能回应深层结构问题”。“长远的牧民计划涉及资源重组与机构间合作,例如培育青年分析社会现况,培养核心价值,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与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便有合作空间”。而公教学校可进一步发挥价值培育角色。关于社会上的贫穷问题,他认为终身执事可进一步发挥其履行爱德工作的本质,加强服务孤寡和穷人。他又表示,带领青年参与扶贫工作,应回应本地社会的需要。
宗座外方传教会周伟文神父(M. Renzo)表示, 不以人为本的经济模式所带来的罪繫于社会结构问题,教会团体须帮助社会推动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教会社会训导的‘互补原则’正正能够回应当前问题;当局应支持民间机构发挥政府所欠缺的角色,让明爱等非政府团体有空间建设社会”。
阎德龙神父建议教会团体可善用新出版的《社会训导汇编》作为培育资源,牧者亦应在慕道培育和牧民工作上多带出社会训导。陈志明副主教表示,教会倡议的“家庭工资”回应了工人处境,教会团体亦应继续主动从信仰原则关怀生命和环境等课题,贡献公民社会。他强调,学习营探讨关怀社会的课题,回应了二OOO年召开的教区会议的成果。正委会主席钟炳霖指出,政治和经济环境若有不公义现象,如经济垄断,亦会影响到社会服务,三者彼此相扣。他期望教会团体为青年提供更多培育资源,以推动他们参与社会。筹备本次活动的杨鸣章副主教总结指出,神父可在牧养信徒时多强调关心贫苦的信息;堂区方面,可透过关社组实践这使命。
(NZ)(Agenzia Fides 2012/01/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