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国 - 写在教宗本笃十六世《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天主教主教、司铎、度奉献生活者、教友信》发表一周年之际

星期一, 30 六月 2008

梵蒂冈(信仰通讯社)―值此教宗本笃十六世发表《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天主教主教、司铎、度奉献生活者、教友信》一周年纪念之际,似乎很难完整地一一列举这封信在一年间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成效。
被各界广泛喻为“历史性”文件的这封信,需要更多的时间加以消化吸收、理解,从而客观地评价其在中国天主教会团体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此外,这封信最出色的成就体现在灵修方面,为此,很难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体现出来。
教宗信刚刚发表之际,赢得了各界的广泛激情,对圣父教宗致以无限感激、予以高度重视,甚至政界也表示了充分的重视。这其中,舆论采用了高瞻远瞩、立场清晰、立场稳健均衡、充满感情、父爱、十分完美等各种修饰词汇。似乎人们开始重视倾听教宗所要传达的信息了。那么,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信中究竟讲了什么?究竟要求中国天主教徒做什么?以及对普世教会又寄予了哪些期望呢?
首先,这封信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些东西在发生变化,不可能再象以前一样了。换言之,无论是中国教会内部、还是对待政府、以及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态度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教宗明确指出在中国的天主教会是至一的;其内部的分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外界压力造成的;中国天主教徒们重新发现他们彼此是兄弟手足。在中国的教会是一个,因为,几乎所有主教都与教宗共融了。为此,这是同一个教会,尽管其体制上可以说仍然是不符合常规的。我们还不是一个完美的合一、圆满实现的合一。但是,教宗本笃十六世的指示是十分明确的。尽管合一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的。
如果要将我们所获悉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所出现的进展一一列举,实在是不胜枚举。总之,可以肯定的是,迈向和解与合一的努力正在不断增加。
教宗的信,对中国地下教友和官方教会教友之间关系的改善产生了极其鲜明的效果。甚至包括那些地上和官方教会团体关系十分紧张的个别地区,也产生了同样积极的效果。
政府不认可和认可的两大团体之间相互交换祝福、互祝圣诞瞻礼。此外,相互参与对方团体礼仪的现象也不断增加。大家还在一起举行避静和灵修培训活动。
未被政府承认团体的新教友和慕道者的教理讲授,由政府承认团体的教友和神长来完成。全国各地都纷纷举行联合的学习、深化研讨、灵修避静活动,在祈祷的氛围中充分理解教宗信的深刻含义。
包括教友们的追思弥撒圣祭和葬礼上,都体现了修和精神。不被政府承认的团体教友们,到政府承认的司铎处办告解、参与圣道礼仪。五百多名教友聚集在一起举行促进福传基督信仰教育研讨大会,圣体游行和隆重的圣体圣事。
此外,两大团体之间的司铎和主教定期联系交流,制定复活瞻礼的庆祝礼仪。在教宗信发表前,此类联络或者活动都是不存在的。
司铎和修女们相互为两大团体的教友们主持灵修避静。有关对方团体圣事无效、无用的相互指责消失了;两大团体共同举行早晚、晚课祈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一些教区还专门围绕修和主题开展牧灵工作。内蒙古五个村子地下教会的修女们,应邀主持官方团体的礼仪活动。
此外,对教宗在信中所作出的指示仍有抵触、或者落实中存在困难的现象也是有的。罗马收到的一些要求作出进一步明确说明的信件,无疑展示了这一方面的问题。但总之,我们仍然可以说教宗的信标志着天主教会团体生活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中国发生的五一二四川大地震,以及五月二十四日的首届世界为在中国的天主教会祈祷日这两大事件,以祈祷和具体牧灵活动的方式将基督信徒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尽管当局为五月二十四日的祈祷日制造了许多困难。
首届教宗本笃十六世亲自倡导的世界为在中国的天主教会祈祷日之际,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五百多名华人教友聚集在罗马圣母大殿,共同参与了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部长伊万•迪亚斯枢机主持的隆重弥撒圣祭。
综上所述,重温教宗本笃十六世的信,笔者不禁想到了圣奥斯定评述圣咏第126首(若不是上主兴工建屋,建筑的人是徒然劳苦)时的一段话:“我们总是大谈外表,而天主塑造内心世界。我充分认识到了我所听到的:他知道你们怎样想他、他看得到你们的思想。他塑造、他警告、他令人敬畏、他使你们关注信仰”。
(Agenzia Fides 2008/06/30 - 字数:1,700;行数:58)


分享: